
当前中国正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逐步显现,而眼睛则是最先感知的器官,因此老视成为中年群体的一大困扰。中国40岁以上92%的中老年人出现中近距离视物困难,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值"黄金期"的中年群体被老花严重羁绊,加之”延迟退休"....
|

近期,一项研究证实了睫状体在眼睛健康生态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睫状体的形态和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为眼病诊疗和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Ophthalmology上。
如果可以在患者视功能受损之前,就对导致青光眼、角膜营养不良和白内障等退化性眼....
|

何伟教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病理学组组长
“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2020年初,一场史无前例的新冠疫情席卷中华大地,来之迅猛,给全国老百姓带来巨大的挑战。4万余名医务工作者英勇奔赴前线,积极战疫,谱写了一曲曲动....
|

李世迎教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学组组长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继续致力于推广和规范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标准和流程,完成了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4项指南及标准的翻译工作,并分期发表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同时,学组通过线上结合....
|

编者按:2020视觉健康创新发展国际论坛(Vision China 2020)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盛大启幕。在诸多大会热点中,“近视防控”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热门话题,受到一众眼科同道的&ld....
|

随着传媒和社交工具的多样化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呈现出深刻的变革,各种信息都有机会获得更为快捷的传播。然而我们每天接触的大量眼健康科普信息当中,却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的谣言与伪科学,贻害匪浅。因此,认真研讨规划眼健康科普事业,不断提升民众的科学素养,提高民众对眼健康相关的信息辨识能力,具有重要....
|

2017年8月21日,即下星期一,天气好的话,整个北美地区都可以观看到日食。这是99年来第一个横跨美国全境的日食。整个日食过程将持续2至3小时。从俄勒冈州到南卡罗来纳州约70英里宽的“日全食带”还可观测到长达2分40秒的日全食景观。
观看日食是一个难忘的经历,但直视太阳....
|

是的,你没听错,芝加哥西北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根据他们的最新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在室内待太久会增加近视的风险!
想知道到底是如何得出如此惊人的结论的,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
一直以来人们都知道,视网膜中含有将图像聚焦入眼的信号,并且这种信号对于儿童时期....
|

编者按:6月3日,2016年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年会暨宁夏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年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不仅学术内容丰富,更注重眼科医师人文素养的展现。大会上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教授发表了题为&....
|

编者按:近日,2016年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COFDS2016)上美国休斯顿大学视光学院的Earl L. Smith III教授发表了题为“周边离焦——概念验证”的精彩演讲,并在会后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采访,他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