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DM)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最具挑战性的两个公共卫生问题,影响了多达三分之一的成年人[1]。众所周知,NAFLD和2型糖尿病(T2DM)常常同时存在,二者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且共同增加一些不良结局指标的发生风险[2]。越来越多证据发现NAFLD与糖尿病发展密切相关,一项纳入33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3]报道了NAFLD患者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两倍。已有研究证实了肥胖与NAFLD独立关联[4][5]。尽管NAFLD通常伴有肥胖,但仍存在8%~19%的NAFLD病例发生在非肥胖或非超重的个体中,这类表型称为瘦型NAFLD[6,7]。与肥胖或超重的NAFLD患者相比,患有NAFLD的瘦个体在代谢方面的不健康程度要低得多[8]。但也有研究发现与没有NAFLD的瘦个体相比,瘦型NAFLD与发生晚期纤维化、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9]。
瘦型NAFLD个体患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数据较少,但近年来,也有一些研究关注到瘦或体重正常的NAFLD个体与糖尿病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关联。但基于不同BMI的NAFLD表型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关联程度尚不明确。NAFLD或肥胖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哪个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本文介绍北京协和医院赵维纲教授团队近期发表在杂志Diabetes Res Clin Pract的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10]通过Meta分析来准确衡量瘦型NAFLD与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同时关注单纯肥胖患者以及超重或肥胖的NAFLD是否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相关。
研究计算机系统检索了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数据库建库到2022年12月中所有关注点为非肥胖或瘦型NAFLD与T2DM风险之间关联的至少随访1年的观察性队列(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6篇研究,304,975名成人(7.7%为瘦型NAFLD)平均随访5.05年(2.4-12.8)后,1285例出现糖尿病,大多数为回顾性队列(15/16),国家分布情况为:韩国(5/16)、中国(4/16)、日本(4/16)、美国(2/16,其中一项是高加索人),超半数为超声诊断NAFLD(15/16),只有1项研究为肝活检诊断(1/16),纳入研究质量中等,NOS评分:8分(2/16),7分或6分(13/16),5分(1/16)。
结果1: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
与没有NAFLD的瘦个体相比,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HR=2.72,95%CI:1.56–3.72);与没有NAFLD的超重或肥胖个体相比,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没有明显相关性(HR=1.12,95%CI:0.72–1.72);与无NAFLD患者(不论BMI)相比,瘦型NAFLD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HR=1.58,95%CI:1.22–2.06)(图1)。BMI< 23 kg/m²、BMI < 24 kg/m²和BMI < 25 kg/m²的瘦NAFLD受试者发生T2DM的HR (95%CI)分别为2.23(1.23,4.06)、3.87(2.83,5.29)和2.09(1.44,3.04)。Ehimen等人[9]报道,与没有NAFLD的非瘦个体相比,瘦型NAFLD患者发生T2DM的HR为2.01(95%CI:0.83-4.84)。以上结果表明,NAFLD在非超重个体中的存在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比超重本身更显著。
图1. 瘦型NAFLD和糖尿病发生风险森林图(不同参照)
结果2: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亚组分析
根据以下分组进行亚组分析:性别(男与女);肝纤维化严重情况[NAFLD纤维化评分(NFS)低分vs.高分];国家(亚洲人口与非亚洲人口);随访时间(<5年 vs. > 5年);瘦型NAFLD的不同切点值(<23 kg/m² vs. <24 kg/m² vs. <25 kg/m²)。瘦型NAFLD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没有性别偏好,如图2所示,当按性别分层比较时,男性(随机效应HR=2.32,95%CI:1.39~3.86;I2=69.9%)和女性(随机效应HR=2.18,95%CI:1.51~3.15;I2=0%)的糖尿病发生风险无差异。中或高NFS评分和低NFS的瘦型NAFLD患者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合并后HR(95%CI)分别为3.48(1.92~6.31)和1.52(1.14~2.03),表明NAFLD纤维化严重程度与DM发生风险呈平行关系。当对研究国家进行分层时,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在所有研究国家均显著,但在亚洲国家似乎更强(随机效应HR=2.74, 95%CI:1.63~4.61;I2=92.7%)。当根据随访时间的长短进行分层时,在随访时间超过5年的研究中,瘦型NAFLD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似乎更强(n=16项研究;随机效应HR=2.60,95%CI:1.92~3.29;I2=74.6%)。
图2. 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亚组分析森林图
结果3:单纯肥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与无NAFLD的个体相比,单纯肥胖无NAFLD个体的合并HR值为1.32(95%CI:0.99-1.77)且跨越了无效线,说明单纯肥胖无NAFLD的患者与T2DM发生风险相关性不明显。在估计值中观察到显著的异质性,I2值为80.5%。结果1和3共同表明,NAFLD在非超重个体中的存在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比超重本身更显著。
图3. 单纯肥胖患者和糖尿病发生风险森林图
结果4:肥胖NAFLD的糖尿病发生风险
与没有NAFLD的瘦个体相比,肥胖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n=7项研究;随机效应HR=2.98,95% CI:1.66-5.32;I2=96.3%)(图4)。汇总HR为3.09(95%CI:2.35–4.07;P=0.040;I2=97.2%),这表明BMI越高发生T2DM的风险越高。无论参与受试者的BMI是多少,与非NAFLD相比,肥胖NAFLD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尚不确定(HR=2.09,95%CI:0.97–4.49)。具有中或高NFS评分的受试者在肥胖NAFLD中的DM发病率更高,没有表现出性别偏好。
图4. 肥胖NAFLD和糖尿病发生风险森林图
结语
该研究为第一个定量评估瘦型NAFLD与糖尿病发生风险之间关联程度的研究,提出非超重个体的NAFLD随访同样重要,需长期随访该类患者的健康状况。结果提示:瘦型NAFLD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至少增加两倍,NAFLD纤维化严重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高,NAFLD在非超重个体中的存在对糖尿病发展的影响比超重本身更显著。
专家简介
赵维纲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医疗委员会委员
北京协和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总编辑;
健康中国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及管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分会 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 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围产营养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
以课题负责人承担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以课题副组长承担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多项课题。
参考文献
1. Younossi ZM. J Hepatol. 2019 Mar;70(3):531-544.
2. Targher G, Corey KE, Byrne CD,et al.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1 Sep;18(9):599-612.
3. Mantovani A, Byrne CD, Bonora E,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41(2): 372–82.
4. Pang Q, Zhang JY, Song SD,et al.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5 Feb 7;21(5):1650-62.
5. Stefan N, Häring HU, Cusi K.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Apr;7(4):313-324.
6. Fan JG, Kim SU, Wong VW. J Hepatol. 2017 Oct;67(4):862-873.
7. Younes R, Govaere O, Petta S, et al. Gut. 2022 Feb;71(2):382-390.
8. Tang A, Ng CH, Phang PH,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2
9. Aneni EC, Bittencourt MS, Teng C,et al. Am J Prev Cardiol 2020;4:100097.
10. Gao Y, Zhao T, Song S, Du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3 Jun;200:110699.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