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高血压和糖尿病关系密切,也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近期一项发表在Diabetes Obes Metab杂志的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NOD)的重要预测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基线高血压和血压管理。将收缩压(SBP)维持在130mmHg以下可能是降低普通老年人群NOD发病率的有效策略。

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高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2%(5.78亿人),到2045年预计将增至10.9%,影响7亿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2020年发表的一项关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大型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2],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8年糖尿病诊断标准,60~69岁糖尿病患病率为28.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7.8%;在≥70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1.8%,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47.6%;与其他年龄段相比,60岁以上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最高;在性别方面,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
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出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合并症。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显著增加与糖尿病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发人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79%[3]。多项研究表明,血压管理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ASCVD事件、心力衰竭和微血管并发症。有证据表明,自1990年以来,糖尿病患者ASCVD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这可能归因于血压控制的加强。考虑到糖尿病和高血压经常并存,可以策略性地实施针对高血压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病。体重指数(BMI)升高被认为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BMI不仅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在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途径中起关键中介作用。
持续高收缩压(≥130mmHg)增加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
老年糖尿病可分为两类:进入老年期之前发生的糖尿病和老年期出现的糖尿病。这些分类在其固有条件、临床特征、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器官功能损害方面有所不同。目前,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019年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3 550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且呈现上升趋势[4]。
此前对中国糖尿病的调查主要集中在20~74岁的受试者,针对老年个体的研究数据有限,关于老年后患糖尿病的信息甚至更少。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与心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所以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血压管理与老年人群患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该项队列分析纳入来自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研究的1380例60岁或以上的受试者,在基线时间2008年没有患糖尿病,随后每2~3年进行一次评估。使用多变量调整Cox回归分析高血压、血压变化和NOD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到2018年,102例受试者患有糖尿病,而1278例受试者仍未患糖尿病。糖尿病累积患病率从随访3年时的3.1%上升至随访10年时的7.4%。高血压患病率从基线时的20.9%上升至10年时的41.0%,并且在随访期间诊断出糖尿病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多变量分析确定年龄、性别、基线高血压和收缩压(SBP)是NOD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显著增加NOD风险(风险比HR=2.837;95%CI:1.680~4.792)。
研究者也评估了2008年和2011年受试者的血压管理水平,然后跟踪了2011年至2018年糖尿病的发病情况。与2008年和2011年平均收缩压<120mmHg的受试者相比,收缩压为≥140mmHg的受试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了8倍(调整后HR=8.492,95%CI:2.048~35.217,P=0.003);SBP为130~139.9 mmHg 的受试者的糖尿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调整后HR=5.065,95%CI:1.186~21.633,P=0.029),而SBP为 120~129.9 mmHg 的受试者则没有显著差异(HR=2.730,P=0.195)。持续高收缩压(≥130 mmHg)进一步增加NOD的风险(校正HR=3.464,95%CI:1.464~8.196,P=0.005)。
结语
总之,在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的显著预测因素包括基线年龄、性别、高血压和血压管理。血压管理不佳的老年肥胖女性,尤其是收缩压持续偏高大于130mmHg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将SBP控制在130 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NOD的发生风险;然而,其获益仍不确定,未来仍需要对其他心血管事件进行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1.Diabetes Obes Metab. 2025 Jan;27(1):92-101. doi: 10.1111/dom.15986. Epub 2024 Oct 1.
2.Li Y,Teng D,Shi X,et al.BMJ,2020,369:m997.DOI:10. 1136/bmj.m997.
3.Ji L,et al.Am J Med,2013,126(10):925. e11-e22.DOI:10.1016/j.amjmed.2013.02.035.
2 comments

老年人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率高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全球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0.2%(5.78亿人),到2045年预计将增至10.9%,影响7亿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2020年发表的一项关于中国大陆人群的大型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2],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18年糖尿病诊断标准,60~69岁糖尿病患病率为28.8%,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47.8%;在≥70岁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31.8%,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47.6%;与其他年龄段相比,60岁以上年龄段的糖尿病患病率及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均最高;在性别方面,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
糖尿病患者通常表现出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合并症。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显著增加与糖尿病相关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老年人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易发人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比例高达79%[3]。多项研究表明,血压管理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的ASCVD事件、心力衰竭和微血管并发症。有证据表明,自1990年以来,糖尿病患者ASCVD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这可能归因于血压控制的加强。考虑到糖尿病和高血压经常并存,可以策略性地实施针对高血压的干预措施,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病。体重指数(BMI)升高被认为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BMI不仅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在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途径中起关键中介作用。
持续高收缩压(≥130mmHg)增加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
老年糖尿病可分为两类:进入老年期之前发生的糖尿病和老年期出现的糖尿病。这些分类在其固有条件、临床特征、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以及相关器官功能损害方面有所不同。目前,被诊断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019年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3 550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且呈现上升趋势[4]。
此前对中国糖尿病的调查主要集中在20~74岁的受试者,针对老年个体的研究数据有限,关于老年后患糖尿病的信息甚至更少。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与心血管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所以该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血压管理与老年人群患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该项队列分析纳入来自中国纵向健康长寿调查(CLHLS)研究的1380例60岁或以上的受试者,在基线时间2008年没有患糖尿病,随后每2~3年进行一次评估。使用多变量调整Cox回归分析高血压、血压变化和NOD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到2018年,102例受试者患有糖尿病,而1278例受试者仍未患糖尿病。糖尿病累积患病率从随访3年时的3.1%上升至随访10年时的7.4%。高血压患病率从基线时的20.9%上升至10年时的41.0%,并且在随访期间诊断出糖尿病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更高。多变量分析确定年龄、性别、基线高血压和收缩压(SBP)是NOD的独立预测因素。高血压合并超重/肥胖显著增加NOD风险(风险比HR=2.837;95%CI:1.680~4.792)。
研究者也评估了2008年和2011年受试者的血压管理水平,然后跟踪了2011年至2018年糖尿病的发病情况。与2008年和2011年平均收缩压<120mmHg的受试者相比,收缩压为≥140mmHg的受试者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了8倍(调整后HR=8.492,95%CI:2.048~35.217,P=0.003);SBP为130~139.9 mmHg 的受试者的糖尿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调整后HR=5.065,95%CI:1.186~21.633,P=0.029),而SBP为 120~129.9 mmHg 的受试者则没有显著差异(HR=2.730,P=0.195)。持续高收缩压(≥130 mmHg)进一步增加NOD的风险(校正HR=3.464,95%CI:1.464~8.196,P=0.005)。
结语
总之,在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发病的显著预测因素包括基线年龄、性别、高血压和血压管理。血压管理不佳的老年肥胖女性,尤其是收缩压持续偏高大于130mmHg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将SBP控制在130 mmHg以下可显著降低NOD的发生风险;然而,其获益仍不确定,未来仍需要对其他心血管事件进行全面评估。
参考文献:
1.Diabetes Obes Metab. 2025 Jan;27(1):92-101. doi: 10.1111/dom.15986. Epub 2024 Oct 1.
2.Li Y,Teng D,Shi X,et al.BMJ,2020,369:m997.DOI:10. 1136/bmj.m997.
3.Ji L,et al.Am J Med,2013,126(10):925. e11-e22.DOI:10.1016/j.amjmed.2013.02.035.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