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直击EASD丨知其然与所以然,从病因到治疗,探索糖尿病全程管理之旅

亮点呈现,精彩来袭

此视频为AI数字人视频

编者按

金秋九月,第60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如期而至。全球内分泌学专家齐聚一堂,共探糖尿病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治疗进展。本届大会亮点纷呈、内容丰富,从病因、预防机制的不懈探索,到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以及持续葡萄糖监测(CGM)技术的应用,无不体现了大会聚焦糖尿病全程管理的特色。本期“大咖直击EASD”栏目携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一同走进EASD 2024,全面领略年会上糖尿病全程管理的最新理念与实践。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Claude Bernard奖与Albert Renold奖

聚焦T2DM病因,探索永无止境


EASD 前沿·大咖观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T2DM病因学“双循环假说”认为,T2DM是肝脏脂肪过多引起胰腺内脂肪过多,进而导致两个器官功能障碍的结果,是可逆的疾病。鉴于此,通过限制热量摄入进行必要的减重,这种状态应该能够恢复正常。

今年Claude Bernard奖获得者Roy Taylor教授开展的Counterpoint研究[1]在短病程(4年内)的T2DM患者中验证了“双循环假说”:通过极低热量饮食(VLCD)干预1周,患者空腹血糖快速降低到非糖尿病水平,肝脏葡萄糖处理能力恢复正常;干预8周,β细胞功能恢复到接近正常,并证明了T2DM缓解的持久性。研究显示,实现缓解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糖尿病病程,并提出缓解独立于BMI,强调脂肪阈值的概念,即当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超过个人所能耐受的脂肪阈值时,即使在非肥胖BMI范围内,都可能会发生T2DM,因此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通过减重来改善病情。

精彩预告



Roy Taylor教授

本届EASD年会9月10日15:30(北京时间),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Roy Taylor教授将被授予第56届Claude Bernard奖,并发表题为“The aetiology of type 2 diabetes: an experimental medicine odyssey(T2DM的病因:一次实验医学之旅)”的讲座。他证实了其2008年提出的T2DM病因学“双循环假说”,并将这一发现应用于临床实践。该研究项目的全部成果已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中得到实际应用,“NHS T2DM缓解之路”项目已成功实施。

EASD 前沿·大咖观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胰岛细胞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在健康人中,胰岛细胞通过分泌不同的激素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而在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细胞谱系调节出现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今年Albert Renold奖获得者Lori Sussel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胰腺胰岛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分子调控,尤其关注β细胞功能障碍如何促成T1DM和T2DM的发生。她的研究项目综合运用了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小鼠模型和人类干细胞模型,旨在深入理解胎儿发育过程中胰腺胰岛谱系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维持成年人中α细胞和β细胞功能的机制。这些研究成功发现了多种新型蛋白质、长链非编码RNA以及分子机制,它们在胰腺发育过程中决定了胰岛细胞的命运,并有助于维持成年人中β细胞的功能和特性。

精彩预告





Lori Sussel教授

9月11日15:00(北京时间),芭芭拉·戴维斯糖尿病中心(Barbara Davis Diabetes Center,BDC)研究主任、科罗拉多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Colorado Diabetes Research Center, DRC)主任Lori Sussel教授将被授予第18届Albert Renold奖,并发表题为“Regulation of islet cell lineages in health and diabetes(胰岛细胞谱系在健康人和糖尿病中的调节)”的讲座。

预防为先,理念先行

糖尿病前期缓解新理念


EASD 前沿·大咖观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在充分理解糖尿病病因机制的基础上,预防似乎更为得心应手,而预防的关键在于糖尿病前期缓解。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根据糖尿病预防计划(DPP)研究[2]结论,推荐糖尿病前期患者减重7%并维持体重,并增加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育运动。而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干预研究(PLIS)[3]则让我们对糖尿病前期缓解的理解更进一步。在这项事后分析中,糖尿病前期受试者接受为期12个月、与DPP研究相同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研究将在12个月后恢复正常空腹血糖(FPG,<5.6 mmol/L)、正常葡萄糖耐量(<7.8 mmol/L)和HbA1c低于39 mmol/mol(5.7%)的受试者定义为应答者,结果发现应答者的全身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幅度大于非应答者;两组的肝内脂肪含量(IHL)均有所下降,而应答者的内脏脂肪面积(VAT)降幅大于非应答。因此,研究者认为,糖尿病前期缓解的特征在于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和内脏脂肪的降低。由于恢复正常的血糖调节(NGR)可以防止T2DM的发展,研究者提出糖尿病前期缓解的概念,建议糖尿病前期缓解应是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

本次EASD大会期间,9月10日19:45-20:45(北京时间),“Global concepts and mechanisms of preventing type 2 diabetes:Can prediabetes remission reduce global diabetes incidence?(预防T2DM的全球概念和机制:糖尿病前期缓解能否降低全球糖尿病发病率?)”论坛将从欧美与南亚不同视角,对糖尿病前期缓解进行深入探讨。


精彩预告


01New insights into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of prediabetes in PLIS and DPP - the European-American perspective

预防T2DM的新见解:PLIS和DPP的糖尿病前期缓解——欧美视角

02Mechanisms and remission of prediabetes: the South Asian perspective

糖尿病前期的机制和缓解:南亚视角


早期联合,T2DM管理最新理念

FRC革新T2DM治疗领域


EASD 前沿·大咖观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近年来,早期联合治疗在T2DM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固定比例复方制剂(FRC)如甘精胰岛素利司那肽在作用机制互补、多靶点调节的同时,相较于序贯治疗或多针治疗方案,还可进一步简化方案,提高依从性,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目前,全球仍有较大比例糖尿病患者使用预混胰岛素,但HbA1c控制情况仍不理想。SoliMix研究显示,与每日两次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相比,每日一次甘精利司更显著降低HbA1c和空腹血糖,且体重获益明显[4]。


9月10日18:30(北京时间),作为全球首个针对OADs控制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的甘精利司对比德谷门冬的随机对照研究——SoliD研究结果将在EASD精彩亮相。


精彩预告


SOLID研究

79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GlarLixi vs IDegAsp in Chines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suboptimally controlled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s): the Soli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甘精利司与德谷门冬在口服药控制不佳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SoliD随机对照试验

SoliD无疑是本届EASD大会的一大重磅亮点,将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延兵教授进行研究数据的口头报告。这是继在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年会(ADA 2024)成功发布研究摘要后,SoliD研究再次闪耀亮相于国际糖尿病学术盛会。研究结果显示,在OADs控制不佳的中国T2DM患者中,相比德谷门冬,每日一次甘精利司治疗24周后HbA1c降幅达成非劣效(P<0.001)与优效性(P=0.003);在空腹血糖降幅相当的情况下,三餐后平均血糖进一步降低25%;甘精利司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总体低血糖事件率减少29%,并较德谷门冬实现-1.5 kg的体重获益。值得一提的是,SoliD研究后续还会有相关亚组分析、事后分析结果陆续公布,敬请期待!

创新疗法剑指T1DM,CGM纳入T2DM常规治疗

T1DM和CGM最新突破


EASD 前沿·大咖观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

T1DM和CGM领域的新进展同样引人注目。

T1DM病因复杂且疾病进程各异,导致误诊、漏诊现象频发,诊断延迟、诊断时常伴随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管理困难。因此,针对T1DM的病因探索一直激发着研究者们的兴趣和使命感。此外,随着近年来对于T1DM疾病认知的加深,目前已有T1DM创新疗法问世——抗CD3单抗Teplizumab作为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FDA批准的T1DM疾病修饰药物,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延缓≥8岁儿童和成人2期T1DM向3期的进展,对于疾病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CGM技术也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催生出一系列新兴的血糖评估指标,如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等。目前CGM已被纳入T1DM的标准治疗,针对CGM的相关临床研究也主要集中在T1DM领域;而T2DM领域的高质量循证证据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人群。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将CGM纳入接受基础胰岛素治疗或使用其他药物治疗的T2DM患者的常规治疗中[5],本次EASD电子学习专家会议也将就CGM在T2DM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的研究者,构建了一个新的T2DM患者冠心病预测模型,探讨通过CGM获得的血糖变异系数(CV)与T2DM患者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V是T2DM患者冠心病(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V的临界点约为25%至30%。机器学习模型能够预测T2DM患者发生CHD的风险,提示将CV控制在临界点以下有助于预防CHD的发生。

另外,关于T2DM患者空腹血糖(FPG)和餐后血糖(PPG)贡献的动态变化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次EASD上公布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证与启发,揭示了对于新诊断的T2DM患者,治疗开始后应关注PPG的良好控制。让我们拭目以待!

精彩预告



01T1DM领域新进展

Emerging topics in the etiology of type 1 diabetes

1型糖尿病病因的新课题

704 Safety of teplizumab in stage 2 and stage 3 type 1 diabetes: integrated 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Teplizumab治疗2期和3期1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临床试验综合分析

02CGM新进展

EASD e-Learning expert session: CGM in type 2 diabetes

EASD电子学习专家会议:CGM在T2DM中的应用

Machine learning-based prediction model construction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actor CV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构建及连续血糖监测因子CV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fasting vs postprandial hyperglycaemia to overall glycaemic control in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before and following 3 months' treatment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3个月前后空腹与餐后高血糖对总体血糖控制的相对贡献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 Taylor R. Type 2 diabetes and remission: practical management guided by pathophysiology. J Intern Med. 2021 Jun;289(6):754-770)2. Perreault L Pan Q Mather KJ et al.Effect of regression from prediabetes to normal glucose regulation on long-term reduction in diabetes risk: results from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Outcomes Study.Lancet. 2012; 379: 2243-22513. Arvid Sandforth, et al.Mechanisms of weight loss-induced remission in people with prediabetes: a post-hoc analysis of the randomised, controlled, multicentre Prediabetes Lifestyle Intervention Study (PLIS).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IF: 44.0Q12023 Nov;11(11):798-810.4. Liu M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24; DOI: 10.1111/dom.15724.5. Ajjan RA, Battelino T, Cos X, et al.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for the routine car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at Rev Endocrinol. 2024 Apr 8. doi: 10.1038/s41574-024-00973-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589493.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MAT-CN-2416874,V1,审批日期2024年9月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