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4)上,Edwin Bierman奖授予了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Darren K. McGuire教授,以表彰其在预防和治疗大血管并发症方面的杰出成就。McGuire教授在大规模结局临床试验设计和执行以及药物监管方面经验颇丰,其专注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交叉领域,牵头了多项涉及2型糖尿病(T2DM)、肥胖和血脂结局的国际心血管临床试验。今年ADA年会现场,《国际糖尿病》记者有幸采访了McGuire教授,分享了其对心血管结局试验(CVOT)的见解和最新研究结果的看法。同时,McGuire教授还做了关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降糖药物心血管结局评估的演变”的获奖报告。
专访Darren K. McGuire教授@ADA2024
《国际糖尿病》结合您的讲座和经验,请谈谈自2008年FDA要求开展CVOT以来,糖尿病及CVD管理策略发生了哪些重大改变?
Darren K. McGuire教授:自2008年监管机构开始要求对T2DM治疗药物进行心血管结局安全性评估以来,糖尿病领域已开展了27项研究心血管安全性和疗效的大规模随机结局试验。从中发现一些药物不仅具有心血管安全性,还可带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获益。此外,对早期试验和随后专门的心衰试验和慢性肾脏病(CKD)试验的二次分析表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这两类药物也可降低心衰风险,并可延缓肾病进展。总之,这些试验结果彻底改变了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或其危险因素的T2DM患者的管理指南,SGLT2i和GLP-1RA成为此类患者优先于二甲双胍的首选药物。当然,若需额外血糖控制,二甲双胍仍是非常好的选择。但现在有了SGLT2i和GLP-1RA,它们已被证明对心血管结局有效。
《国际糖尿病》您如何看待从心肾综合征到心血管-肾脏-代谢综合征的理念变化?反映在临床诊疗中,临床医生需做出哪些改变?
Darren K. McGuire教授:这些理念是随着研究深入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最初的代谢综合征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之后有了心肾综合征,现在这三者被共同对待。原因在于,它们有一个相当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由肥胖和缺乏运动驱动。因此,将肾脏结局带入心血管和代谢领域是一种很好的理念进步,可以指导我们如何筛选患者,评估其心肾风险并进行相应管理。在肾脏结局方面,我们从使用已证实有效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单一疗法来降低肾病风险,发展到现在的四大支柱药物——RAASi+SGLT2i+非奈利酮+GLP-1RA,所有这些治疗均可使伴或不伴糖尿病的患者实现肾脏结局获益。
《国际糖尿病》您曾发表多篇文章呼吁在心衰人群中开展肥胖试验。为何提出这一建议?目前研究现状如何?
Darren K. McGuire教授:心衰是一个重要疾病,但被忽视大概有10年之久。开展CVOT之初,在监管者的指导下,主要关注的是ASCVD。幸运的是,在所有试验中都看到了心衰结局,并发现了有益作用,包括SGLT2i和GLP-1RA的有益作用,虽然不太显著。
然而,对于晚期收缩性心衰的安全性一直存在担忧,我已发表了相关文章。既往利拉鲁肽在晚期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HFrEF)患者中开展的两项临床试验[1,2]均未取得阳性结果,甚至在终点(心血管死亡和住院)上略逊于安慰剂组。这两项试验规模都不够大,不足以从统计学上证明这一点,但若把所有数据结合起来,会让人担忧其对晚期HFrEF患者的安全性。令人欣喜的是,SELECT试验获得了阳性结果[3],本届ADA年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4]显示,在其入组的17 604例已确诊CVD但不伴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约1/4(n=4286)基线时出现了心衰,其中31.4%为HFrEF,在这一亚组中,GLP-1RA司美格鲁肽不仅显示出安全性,还显示出对动脉粥样硬化结局和心衰结局的改善。因此,我认为这些数据将消除我们对GLP-1RA的担忧,至少对司美格鲁肽如此。
《国际糖尿病》今年ADA年会上,您主持了SELECT试验的研讨会。此次会上还公布了FLOW研究结果。这两项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实践具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Darren K. McGuire教授:SELECT试验已发表一些数据,今年ADA年会上又展示了新数据,告诉我们许多预期但尚未证实的事情。其中之一是如FLOW试验所见,SELECT试验中也观察到司美格鲁肽可改善肾脏相关结局[3]。在最新公布的SELECT数据中,司美格鲁肽改善了心衰结局[4]。我们从最初报告中看到,MACE曲线在试验早期就开始出现分离,分析这可能与药物在发挥减重或控糖之前的作用有关。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抗炎作用,开始使用这些药物后,抗炎作用很快会发生,早在减重或其他中间指标发生改变之前。
获奖报告:糖尿病和CVD——降糖药物心血管结局评估的演变
McGuire教授表示,感谢ADA评选委员会对他过去30年工作的认可。作为一名心脏病学家,他在内科住院医师第2年(1995年)便对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产生了兴趣,当时没有人讨论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影响。在获奖报告中,他回顾了自己如何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01
观察
1995年,他对缺血预处理很感兴趣,发现这是由ATP依赖的钾通道介导的,而磺脲类药物(SU)能够抑制这一机制。这就引出一个问题——SU对人类安全吗?翻阅文献,1970年发表的UGDP研究发现,与安慰组相比,甲苯磺丁脲组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增加[5]。因此,所有SU产品标签上都有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的警告。
02
教育
最初他想成为一名血管生物学家,但因上述偶然发现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转而学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去了北卡罗来纳州的达勒姆,遇到了导师Rob Califf教授,也就是现任FDA局长。Califf教授成立了杜克临床研究所(DCRI),担任首席执行官,开发了临床科学硕士培训项目,其严格程度不吝于博士培训,要求不仅涉足临床研究,还要知道具体细节。McGuire教授完成了2年的硕士培训项目,同时作为研究员学习了如何做临床试验。
03
T2DM药物监管
2008年FDA开始要求对所有用于T2DM治疗的降糖药物进行心血管安全性评估。在此之前,某种药物只要证明能够降低空腹血糖和/或HbA1c,在美国就能获得T2DM治疗批准。所以,很多研究招募了最健康的T2DM患者,没有死亡风险,只需≥250人年(和100人暴露1年)的上市前暴露,证明血糖降低即可。这些药物上市后会对人体的影响并不清楚。
很多人认为FDA做出改变是基于2007年Steve Nissen教授等人的荟萃分析发现罗格列酮增加心肌梗死风险[6],但其实还有更多渊源。McGuire教授到了达勒姆后,Califf教授开始关注糖尿病。1998~2007年,一系列DCRl智库会议在监管考量的背景下讨论了T2DM的心血管风险(图1)。其中,1998年以“糖尿病和CVD”为主题,汇聚了糖尿病和心血管领域意见领袖,包括FDA、NHLBI、NIDDK等的主任。对于这次会议,McGuire教授和Califf教授发表了两人共同署名的关于糖尿病的文章[7];FDA内分泌代谢主任也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当时FDA对糖尿病药物的监管方法[8],文中承认混乱的存在,这比FDA新规提前了10年。2001年的会议以“心血管风险和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综合征”为主题;2004年的会议关于“T2DM、代谢综合征和肥胖”,McGuire教授与Califf教授担任共同主席,从那时起开始关注肥胖,进行心血管结局试验;2007年的会议日程完全由McGuire教授制定,其与Rury Holman教授担任共同主席,会议在Steve Nissen教授荟萃分析发表前的一周举行,会上提出至少做心血管安全性评估,设置了95%可信区间上限是1.8,最终为1.3。1年后,FDA在12月召集了一个顾问委员会小组,他们对心血管结局安全性评估采取了行动。

1997年,美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仅2%左右,随后10年间上升至近10%,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正席卷整个国家。所以,必须至少知道正在使用的药物是否安全。随着工作开展,越来越意识到糖尿病对心血管的影响。但最初只有SU一种口服降糖药,直到1995年批准了二甲双胍,之后大约每两年就会批准一种新的药物。现在,降糖治疗的种类比降压治疗还多,不再急于将新药推向市场,是时候看看药物是否安全有效。FDA规定药物上市前必须有≥15 000人年暴露之后,看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要么导致产品撤市,要么改变产品标签。
04
合作
2008年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全球CVOT,这在心脏病学领域已经做了40年,但在糖尿病领域从未做过。所以,心脏病专家和内分泌专家必须合作。早在McGuire教授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9]就发现,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30天和6个月的预后较差,尤其是没有ST段抬高的患者,并认为糖尿病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同样危险。之后的数十年,McGuire教授与11位学者共同发表了202篇论文,其中66篇是≥2人的共同作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05
证据产生:T2DM药物的CVOT
自2008年以来,McGuire教授在27项试验中担任了17个领导角色,目前是司美格鲁肽SOUL试验的共同主席。最初开展CVOT有几次失败,比如DPP-4i试验显示心血管结局为中性(图2)。他们对每种药物进行了验证,发现这类药物是一种完美的安慰剂,以30亿美元的代价,回到HR=1.0的起点。于是有人开始抱怨,其中Philippe Gabriel Steg认为这是在浪费钱,需要停止CVOT,并发表了相关文章[10]。大约同一时间,内分泌学家也发表了类似文章,他们则认为是时候考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对所有新型T2DM药物进行全球心血管安全性试验[11]。
图2. DPP-4i的CVOT结果
SAVOR-TIMI 53研究发现沙格列汀可使心衰住院风险增加,阿格列汀在EXAMINE研究中也有类似信号;TECOS和CARMELINA研究发现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不增加心衰住院风险。此外,检测罕见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大量的人年暴露量。比如,T-EMERGE 8研究发现,大约600人年的观察,GLP-1RA周制剂tasopoglutide可导致恶心、呕吐、抗体形成、过敏反应;在ALECARDIO研究超过14 000人年的观察中,PAPRα/γ激动剂aleglitazar导致心衰、eGFR下降、骨折,上消化道出血风险增加30%;GRAND 306研究大约2000人年的观察显示,fasiglifam可产生药物相关性肝损伤,肝功能检查异常升高10倍。所以,如果不做上市前的严格评估,永远不会知道这些安全隐患。
06
证据的传播与利用
得到证据之后,就需要进行传播。McGuire教授自2004年起担任Diabetes &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的高级临床试验主编;2016年起担任Circulation的副主编,以此为契机,使之成为“心血管代谢”之家,每年发表40~80篇糖尿病相关文章,占到2016年以来内容的15%;参与了第11版和第12版《BRAUNWALD心脏病学》的修订,第13版正在修改中;参与了第1版《心血管疾病中的糖尿病:伴随BRAUNWALD心脏病学》的编写,第2版正在修订中。2020年,Nikolaus Marx教授邀请McGuire教授加入ESC糖尿病指南编写委员会,是唯一的非欧洲人选。该指南于2023年发表[12],对于合并已确诊ASCVD或其高危因素的T2DM患者的治疗进行了明确推荐(图3)。他还开展了更多工作,与多位学者合作,包括探讨协调管理以优化T2DM心血管预防疗法的COORDINATE试验[13]等。
参考文献
1. Jorsal A, et al. Eur J Heart Fail. 2017; 19(1): 69-77.
2. Margulies KB, et al. JAMA. 2016; 316(5): 500-508.
3. Lincoff AM, et al. N Engl J Med. 2023; 389(24): 2221-2232.
4. Jorge Plutzky. Heart Failure and Inflammation Outcomes in SELECT. Symposium - SELECT Trial—New Looks at Glycemia, Inflammation, and Heart Failure. Sat, Jun 22. ADA 2024.
5. Meinert CL, et al. Diabetes. 1970; 19: Suppl: 789-830.
6. Nissen SE, Wolski K. N Engl J Med. 2007; 356(24): 2457-2471.
7. McGuire DK, Califf RM. Am Heart J. 1999; 138(5 Pt 1): S327-S329.
8. Fleming A. Am Heart J. 1999; 138(5 Pt 1): S338-S345.
9. McGuire DK, et al. Eur Heart J. 2000; 21(21): 1750-1758.
10. Steg PG, Roussel R. Circulation. 2016; 134(8): 571-573.
11. Smith R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6; 39(5): 738-742.
12. Marx N, et al. Eur Heart J. 2023; 44(39): 4043-4140.
13. Pagidipati NJ, et al. JAMA. 2023; 329(15): 1261-1270.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