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糖尿病画像”——第十九届北大糖尿病论坛开幕

编者按:北大糖尿病论坛一直被行业认为是糖尿病领域的“风向标”,对国内糖尿病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2023年5月20日,第19届北大糖尿病论坛如约而至,在线下和云端同时盛大开幕!

本届北大糖尿病论坛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共同举办,我国糖尿病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钱荣立教授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洪天配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俊清教授共同担任主席。

“为糖尿病画像”,精彩开幕式回顾

洪天配教授和张俊清教授在开幕式中简单地回顾了北大糖尿病论坛的历程,介绍了今年第十九届论坛的会议主题。

洪天配教授和张俊清教授联合主持开幕式

大会共同主席纪立农教授做了开幕演讲,重点介绍了北大糖尿病论坛的最大特点——每一届论坛均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主题选择当时糖尿病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例如,第一届北大糖尿病论坛关注的是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第十八届北大糖尿病论坛关注的是“糖胖病”,这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内容。今年论坛的主题是“为糖尿病画像” 。


《国际糖尿病》对本次大会的主席之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纪立农教授进行了专访,采访内容如下。 


《国际糖尿病》:为什么把今年的主题命名为“为糖尿病画像”?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为糖尿病画像”。之所以设定这个主题,是因为近年来人们对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发病机制及糖尿病相关的代谢异常有了更深入和广泛的认识。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人们需要重新定义糖尿病、糖尿病预防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等的概念,重新识别糖尿病的特征,制定新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希望借此次大会为大家重新系统地勾勒糖尿病的具象,以帮助更好地展开糖尿病相关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国际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患者数量庞大,有很高的比例进展至2型糖尿病。本次大会糖尿病前期的专题关注了哪些内容?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主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FDA对于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具体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和OGTT的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前期的识别,特别是早期的识别,以及糖尿病前期的干预,还有很多研究工作需要深入进行。例如,确定哪些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从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中获益。本次大会设定了糖尿病前期专题,内容包括糖尿病前期的定义和糖尿病预防。参会的专家将重点讨论糖尿病的预防策略,其中包括针对个体的策略和针对社会整体的策略(例如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改善社会环境)。 

《国际糖尿病》:近年来,糖尿病缓解是临床研究的热门话题。此次大会也围绕着“糖尿病的预防和根治”进行了讨论。请问您如何看待糖尿病根治和缓解? 

随着对糖尿病自然病程认识的深入,人们在预防糖尿病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目前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尚缺乏针对糖尿病病因的治疗,因此无法实现糖尿病的根治。

糖尿病缓解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大会因此设立了一个主题,希望从学术角度探讨糖尿病是否可以根治,以及如何实现糖尿病缓解,糖尿病缓解可以维持多长时间等。 

《国际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肥胖如影随行,研究证实减重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请问对于肥胖糖尿病患者,目前减重有什么研究进展吗? 

学界将糖尿病患者合并肥胖定义为糖胖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表型。肥胖在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存在。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大规模临床观察性研究发现,约60%的住院2型糖病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一项国外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超过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

糖胖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其是否属于一种新的临床表型?其防治策略是否和单纯高血糖一样?美国FDA提出了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控制血糖和体重。目前减重取得了重大的研究进展,某些新药在改善血糖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体重。 

会场花絮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