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ADA讲台,纪立农教授向全球展示中国糖尿病患者CVD管理现状 | ADA中国之声

编者按:6月23日下午,第84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2024)上,一场题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的全球负担”的专题研讨会引人关注,四位讲者分别介绍了英国、中国、印度和阿拉伯海湾地区的CVD情况。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分享了我们国家的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一起看看纪教授都向全球同行传递了哪些重要信息?


CVD和风险因素的流行病学

最新调查[1]显示,在中国,2020年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2/5的死亡归因于CVD。2013年以来,农村CVD粗死亡率显著超过城市(图1),2020年CVD分别占农村和城市死亡原因的48.00%和45.86%。这提示,CVD是中国人群的主要死因,且在农村地区比以前更为普遍。


图1. 2000~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CVD死亡率变化趋势


中国CVD相关的可改变危险因素中,代谢性危险因素占比最大(人群归因分数为41.7%)。其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5.0%),其次为血脂异常、肥胖和糖尿病,其他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饮食、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低教育水平也占很高比例(图2)[2]。


图2. CVD事件的人群归因分数


从去年公布的首部《中国糖尿病地图》来看,自1980年以来,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在逐渐上升,1980~1984年患病率仅1.29%,2015~2019年迅速攀升至14.92%(图3)[3]。早在1997年发表的中国大庆研究就表明,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4]。然而,从这一发病率趋势来看,大庆研究结果在中国并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预防策略。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图3. 1980~2019年中国T2DM患病率的拟合趋势


糖尿病患者的CVD负担和管理

2017年发表于JAMA的一项为期7年的前瞻性研究[5],对中国10个地区512 869例3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CVD是糖尿病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标化死亡率达538.42/10万人,第二大死因是癌症,然后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或昏迷,之后是慢性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肝病、感染。


中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DiaChronic)研究[6]于2018~2020年从31个省纳入50 564例成人糖尿病患者。其中,吸烟和饮酒者分别占23.1%和27.3%,CVD危险因素包括HbA1c、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控制率分别为44.0%、29.8%和34.9%,接受降糖、降压和降脂治疗的比例分别为78.6%、39.1%、12.3%(图4)。


图4.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CVD风险因素管理情况


和本次研讨会上英国学者介绍的情况类似,早发T2DM在中国也很常见,越来越多T2DM患者在40岁之前确诊,他们患CVD的风险更高。利用中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系统(CNHSS)数据(n=222 773)进行的横断面调查并在3B研究中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校正年龄和性别后,早发T2DM患者发生非致死性CVD的风险高于晚发T2DM患者(OR 1.91,95%CI:1.81~2.02),校正糖尿病病程后,风险虽有所下降但仍增加13%(OR 1.13,95%CI:1.06~1.20)(图5)[7]。


图5. 早发与晚发T2DM患者的CVD风险比较


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国家策略

《柳叶刀》糖尿病委员会曾发文指出,T2DM的环境、行为和社会经济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基于社会和人群的多层次预防策略[8]。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需要从社会关怀、公共健康到医疗管理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针对不同人群,中国制定了具体计划来管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图6)。其中,对于一般人群,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推广策略,强调危险因素控制;对于高危人群,采取健康管理策略,强调早期诊断和筛查;对于NCDs患者,采取疾病管理策略,强调治疗和随访。目前,中国糖尿病诊断率仍较低,根据不同调查,诊断率在40%~50%。而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获得循证治疗是关键。


图6. 中国NCD防控策略


在NCDs国家策略方面,中国提出了“健康中国2030”目标,与联合国2030年的目标一致。为了实现目标,中国政府与民间组织联合制定了15项国家行动计划,重点关注心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现在,这个行动计划由各地政府实施。关于糖尿病的防控目标,诊断率由2012年的36%提高到2030年的≥60%,管理率由2015年的50%提高到2030年的≥70%,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从2012年的33.4%和30.6%不断提高(表1)。


表1. 中国糖尿病的防控目标


2022年5月份,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里程碑性的决议,要求到2030年实现“全球糖尿病覆盖目标”:

糖尿病诊断率达80%;

糖尿病患者血糖良好控制率达80%;

糖尿病患者血压良好控制率达80%;

年龄≥40岁的糖尿病患者中,60%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

100%的1型糖尿病患者可获得负担得起的胰岛素治疗和自我血糖监测。

纪教授表示,对于中国来说,现在通过政府努力,可以很容易获得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其可及性得到显著提高。这些革命性药物不仅能够挽救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还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他在上述“全球糖尿病覆盖目标”的基础上,增加1个目标——充分使用GLP-1RA和SGLT2i。

纪教授也承认,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并不容易,我们需要以糖尿病患者为中心,解决其面临的各种问题,真正使循证措施发挥作用,优化使用现代技术,比如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基于互联网的管理工具。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并实施所有这些循证措施措施。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结

CVD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和总体人群中负担很大。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控制不佳,早发糖尿病的挑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国家策略侧重于糖尿病的多种危险因素管理,并在人群水平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糖尿病。因为仅仅关注糖尿病前期较难实现,我们必须解决整个人群的问题,来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Wang Z,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23; 136(24): 2899-2908.

2. Li S, et al. Eur Heart J. 2022; 43(30): 2852-2863.

3. 中国糖尿病地图

4.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 20(4): 537-544.

5. Bragg F, et al. JAMA. 2017; 317(3): 280-289.

6. Hou X, et al. Nat Commun. 2023; 14(1): 4296.

7. Huo X,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6; 4(2): 115-124.

8. Chan JCN, et al. Lancet. 2021; 396(10267): 2019-2082.

提问和讨论环节:纪教授发言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