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CDS 2023)在武汉成功召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周智广教授会上为我们分享了“中国1型糖尿病的异质性”专题内容,详细讲述了1型糖尿病(T1DM)的分型及不同亚型鉴别方法。现将内容梳理如下,与君同阅!
图1. 糖尿病病因及分型(引自Redondo MJ Diabetologia 2020)
一 糖尿病分型历史回顾
糖尿病分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基于临床特征分型(1965~1996年)、基于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分型(1997~2019年)、基于病因学与精准医学分型(2020年~现今)。《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根据病因将糖尿病分为T1DM、单基因糖尿病(MGD)、继发性糖尿病、GDM、未定型糖尿病、T2DM共6种类型。
其重要变化如下:1、取消特殊类型糖尿病;2、保留T1DM亚型(自身免疫性与特发性、将LADA和LADY并入自身免疫性T1DM);3、采用妊娠期糖尿病这一分型(不包含妊娠显性糖尿病与孕前糖尿病);4、不采用混合型糖尿病名称;5、根据病因将LADA归类于T1DM,酮症倾向T2DM归类于T2DM;6、不采用未分类糖尿病这一诊断,提出未定型糖尿病(指根据临床特征及相关检查检验仍不能分型者,强调将进行随访明确病因)。
二 T1DM亚型
T1DM的发病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所致,依据病因及起病缓急可将T1DM分成不同亚型(图2~3)。三 新诊经典T1DM中胰岛自身抗体的分布
胰岛自身抗体阴性比例随病程呈现不同的变化(图4)。研究针对病程≤1年的新诊T1DM(n=1205),发现新诊T1DM患者中抗体总体阳性率75.5%,其中GADA 68.3%,IA2A 37.9%,ZnT8A 25.9%,抗体阴性(特发性T1DM)比例24.5%(图5)。四 依据病因分类,对T1DM亚型鉴别诊断——自身免疫经典T1DM
01 自身免疫单基因糖尿病
(1)致病基因:迄今已知9个致病基因(AIRE、FOXP3、SIRT1等)。(2)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可致与T1DM无法区分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但通常极早发病,且可累及甲状腺、血液系统等。(3)鉴别诊断:应重视其临床综合征和基因测序的结合。02 罕见免疫介导性糖尿病
主要包括两类:僵人综合征(GADA阳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胰岛素自身抗体或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介导的糖尿病。03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糖尿病
肿瘤病史+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史(胰岛自身抗体阳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可诱发T1DM,甚或暴发性T1DM,有以下特点:通常发生于药物使用后几周至1年内,平均20周左右发病;约半数患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T1DM抗体阳性者发病时间更短(55 vs. 117天);酮症酸中毒发生率更高(86% vs. 60 %)。五 依据病因分类,对T1DM亚型鉴别诊断——特发性T1DM
一项针对T1DM患者(病程>50年,n = 1019)的研究发现,27.5%的患者出现单基因变异(其中7.9%归类为“可能致病”)——提示基因检测对特发性T1DM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单基因糖尿病与T1DM区分的关键是:单基因糖尿病胰岛自身抗体阴性+ C肽存在。单基因糖尿病在特发性T1DM中的患病状况:某研究,在482例“特发性T1DM”中,发现有20例单基因糖尿病(占4.15%)、12例MODY(5例HNF1A、4例INS、2例KCNJ11、1例HNF4A)、8例线粒体糖尿病(突变负荷水平10.72%~62.02%)。
六 依据起病缓急分类,对T1DM亚型鉴别诊断——暴发性T1DM(FT1DM)
一项分析FT1DM诱因(n=458)的研究数据显示:35.3%出现有上感症状,33.2%有腹痛或腹泻,20.6%与妊娠有关,2例与海鲜过敏有关,6.3%与药物有关(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青霉素、阿奇霉素;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对乙酰氨基酚、水杨酸药物、牛黄解毒片),ICI相关FT1DM有13例(包括信迪利单抗、派姆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珠单抗),疫苗相关FT1DM有2例。七 依据起病缓急分类,对T1DM亚型鉴别诊断——缓发性自身免疫1型糖尿病(LADA)
01 LADA诊断标准
(1)糖尿病起病年龄≥18岁;(2)胰岛自身抗体或胰岛自身免疫T细胞阳性;(3)诊断糖尿病后不依赖胰岛素治疗至少半年。LADA与LADY的诊断以18岁为界。LADA是我国成人自身免疫糖尿病最常见的类型。02 GADA滴度是预测LADA患者胰岛衰竭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衰竭的异质性大,治疗需个体化。一项研究随访3年及8年,提示高滴度GADA者胰岛功能衰减速度更快(图6)。
03 一项多中心ADVENT研究发现
相较常规治疗(二甲双胍+/-胰岛素),加用沙格列汀和维生素D能显著减缓胰岛功能下降,对GADA高水平患者的作用更好。八 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
01 明确是否为NDM、GDM、暴发性T1DM和继发性糖尿病
02明确是否为自身免疫性T1DM
临床疑诊T1DM,有如下表现之一者应先根据GADA检测结果判断分型:(1)起病年龄<20岁;(2)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3)起病时“三多一少”症状明显;(4)起病前体型非肥胖;(5)病程1年内刺激后C肽<600pmol/L;(6)需要胰岛素治疗>6个月。
03 明确是否为特发性T1DM
对于起病年龄<20岁+胰岛抗体阴性者,或起病在20~30岁+胰岛抗体阴性+起病非肥胖者,应开展基因检测,以排查单基因糖尿病如基因检测阴性,且随访中C肽处于较低水平或C肽快速下降,则考虑诊断为特发性T1DM。04 明确是否为单基因糖尿病
对有以下特征之一者进行基因筛查:(1)6月龄前发病;(2)起病<20岁+胰岛抗体阴性;(3)起病在20~30岁+胰岛自身抗体阴性+非肥胖;(4)持续轻度升高的空腹血糖和HbA1c;(5)新生儿有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6)母系遗传,伴听力受损、视神经萎缩或骨骼肌表现等;(7)与肥胖程度不符合的显著黑棘皮,有严重胰岛素抵抗;(8)合并先天性疾病或畸形等可疑与基因突变相关者。
小结
1型糖尿病具有明显异质性,针对不同的亚型,治疗和随访应个体化进行,临床上如有条件可予以进一步鉴别,并密切监测血糖、胰岛功能、自身抗体等水平。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