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晚睡不要紧,要命的是配上烟和酒——源自芬兰37年研究数据

编者按:睡眠和健康密切相关。很多研究提示入睡时间太晚和死亡风险增高相关。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芬兰研究人员近日在Chronotype and mortality期刊上发表了他们进行了37年的随访研究发现:与早睡早起的人相比,习惯晚睡人的整体死亡风险增加了21%,但晚睡本身对死亡率几乎没有独立影响,死亡风险增高和晚睡时吸烟和饮酒有关。 

图片


对号入座,你属于哪种类型的睡眠?

昼夜节律指挥人体一天的活动。因为先天基因型的不同,有的人在早间精力旺盛,睡眠属于早睡早起型,而另外一部分人在夜间更活跃,因此属于晚睡晚起型。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睡眠和健康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观察到较晚入睡和某些疾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例如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一项基于英国生物银行(UKBB)的大型队列研究对433 268例参与者进行了平均6.5年的随访,结果发现,与早睡型相比,晚睡型的全因死亡率增加2%,心血管死亡率增高4%。另外一项对2144例芬兰成年男性进行的长达 23年的随访研究发现,晚睡型的全因死亡率比早睡型高出30%。一项对5197例英国人进行的35年随访研究发现,晚睡型人的死亡风险比早睡型增加了15%。

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是入睡时间还是其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者们设计了以下研究。


37年随访,熬夜+烟酒大幅增加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芬兰双胞胎队列研究的23 854例参与者,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41岁,通过问卷形式收集参与者的睡眠类型、吸烟、饮酒量等信息。研究者将睡眠类型划分为晚睡型、早睡型、偶尔晚睡型和偶尔早睡型,分析了睡眠类型、吸烟、喝酒等对死亡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
  • 整体来看,29.5%的参与者属于早睡型,27.7%属于偶尔早睡型,33.0%属于偶尔晚睡型,9.9%属于晚睡型。在37年随访期间,研究者记录了8728例死亡。

  • 与早睡型相比,偶尔晚睡型的死亡风险增加9%,晚睡型的死亡风险增加21%。

图片

研究者进一步对晚睡型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和早睡型相比:
  • 不吸烟且饮酒不多的人,死亡风险并没有增加; 

  • 晚睡且喝酒的人,因酒精相关疾病和意外死亡的风险增加43%;

  • 晚睡且吸烟的人因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增加25%;

  • 在去除饮酒和吸烟因素后,晚睡对死亡率几乎没有独立影响。

研究结果提示,和晚睡增加死亡风险相关的似乎不是入睡时间,而是吸烟和饮酒。


写在最后

虽然该研究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并不能明确证明因果关系,但是还是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提示。人们不仅需要关注睡眠习惯,还需要关注伴随睡眠习惯而来的生活方式。
对于晚睡的人来说,晚上和朋友一起出去宵夜,抽烟喝酒吹吹牛是最好的放松方式。但是对于历尽数万年进化形成的昼夜节律来说,夜晚应该是休息而不是进食的好时机。很多研究也证实夜间进食和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增高有关。这可能是晚睡增加疾病和死亡风险的根本原因。
综上,晚睡不要紧,要命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Hublin C, Kaprio J. Chronotype and mortality - a 37-year follow-up study in Finnish adults. Chronobiol Int. 2023;40(7):841-849. doi:10.1080/07420528.2023.2215342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