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etina中国之声丨探索帕金森病早期的睡眠异常与视网膜变化

  • 2024-09-23 17:06:00
  • 175 Views

编者按:眼睛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延伸,常被形象地称为“大脑的窗口”。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中,眼部症状及睡眠异常作为非运动性表现日益受到关注。在第二十四届欧洲视网膜专家学会年会(Euretina 2024)上,来自中国的Yifan Zhang及其团队展示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探讨了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中睡眠异常与视网膜变化之间的相关性。鉴于昼夜节律与视觉感知之间的紧密联系,Yifan Zhang及其团队通过跨学科合作,利用扫描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S-OCTA)技术,深入探究早期帕金森患者视网膜病理变化与睡眠异常之间的潜在关联,为帕金森病的诊断与评估提供新的视角。


研究概览

这项观察性、单中心、横断面研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历时三年半(2020 年 5 月至 2023 年 12 月)。研究对象包括帕金森病患者与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所有参与者都接受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检查、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OCT、视野测试和眼底检查。此外,研究团队还评估了对比敏感度,并使用了SS-OCTA来测量视网膜厚度、脉络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脉络膜血管容积(CVV)和脉络膜血管指数(CVI)。为校正眼间相关性,研究人员采用了广义估计方程(GEE)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筛查问卷(RBDSQ)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对参与者的睡眠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估。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的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视网膜外层及脉络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VI及CVV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对比敏感度与视网膜厚度(特别是3mm圆形区域外)之间存在弱相关性,且在每度3个周期时相关性最为显著(P<0.001)。此外,帕金森病组在PSQI、RBDSQ及ESS评分上均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评分与视网膜厚度测量值之间也存在弱相关性。

这项研究从眼科角度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异常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表明这些异常可能与视网膜的结构变化有关。SS-OCTA参数,如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厚度、血流密度和血管指数,可能作为帕金森病诊断和分期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研究启示

随着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进一步研究,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这些症状的病理机制,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这项研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神经学和眼科之间,以促进对复杂疾病的全面理解。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如SS-OCTA,期待能够更精确地评估帕金森病患者的视网膜变化,从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工具。


讲题:The relevance of sleep abnormalities and retinal changes in early-stage Parkinson’s Disease

讲者:Yifan Zhang (China)

共同作者:Yuzhu Gao (China), Ming Zhang (China)


图片

图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