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教授专访:屈光手术多条路,微创安全是主路

  • 2024-06-10 10:01:00
  • 352 Views

编者按: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屈光手术作为眼科领域的重要分支,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也对眼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中国角膜病论坛&第二十三届全国角膜及眼表疾病学术大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年会(CCCRS 2024)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莹教授进行了“屈光手术多条路,微创安全是主路”的精彩讲课,李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屈光手术前沿技术、创新理念及安全实践的学术盛宴。为了更好地分享李教授在屈光手术领域的宝贵经验与心得,《国际眼科时讯》特邀李教授共话屈光手术的热点、难点话题。


《国际眼科时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眼部状况和不同视觉需求的患者,您是如何为他们制定个性化屈光手术方案的?

李莹教授:定制个性化屈光手术方案,一直是广大患者、家长以及医务人员所关注的焦点。自1993年至今,屈光手术技术在三十余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的PRK手术逐渐演变至如今多元化、个性化的手术方式并存的时代,包括角膜表层激光手术、眼内有晶体眼晶体手术,以及针对年龄较大患者的三焦点晶状体植入手术或晶状体置换术等。面对如此众多的手术选择,如何进行个性化的手术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个人从事眼科工作的三十多年里,我深刻体会到,实现个性化手术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依赖于医院所拥有的先进设备。设备的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医院能够完成哪些手术,进而影响到医师的选择和决策。

其次,医师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也至关重要。如果医师对某种手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尽量选择自己擅长且对患者风险较小的手术方式。

同时,医师在手术设计时,应始终将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这意味着医师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手术目的、年龄、职业、近视度数等因素,以便为患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手术方案。例如,对于需要参军或从事空中工作的患者,眼内晶状体手术可能并不适合;而对于年龄较大或视力需求较为特殊的患者,则需要更加全面地考虑手术设计的各个方面。

此外,个性化手术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角膜规则性等因素。如果患者的角膜规则性不好,那么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就需要更加谨慎,避免选择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手术方式。

综上所述,个性化手术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的过程,需要医师、患者以及医院共同努力。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况,结合医院的设备条件和医师的技术水平,才能为患者制定出最适合他们的手术方案,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最佳的视力矫正效果。


《国际眼科时讯》:在屈光手术中,为什么微创技术备受关注?它为患者带来哪些明显获益?

李莹教授:近年来,我们一直积极倡导微创理念,这一理念的深入人心得益于全飞秒技术的引入,它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飞跃。飞秒激光核心技术(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充分证明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在眼科领域,全飞秒技术的应用不仅局限于角膜移植瓣或植片的制作,而且其能够实现小切口透镜切割,真正实现了微创的目标。

从创口层面来看,全飞秒技术的微创性体现在角膜上仅需2mm的小切口。这种微小的切口使得患者在术后恢复迅速,通常第二天就无明显反应,两三天后切口几乎难以察觉。这种微创性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更为关键的是,全飞秒技术实现了对角膜的微创损伤。由于角膜没有血管,主要由神经支配,因此神经损伤的减少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全飞秒技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神经的损伤非常小,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视功能,提高视力质量。同时,角膜的营养和代谢状况也得以保持良好,进一步促进了伤口的愈合和视力的恢复。此外,全飞秒技术在透镜取出过程中没有激光激惹,有助于保持角膜层面的安静,减少术后的炎症反应。这种低反应性的特点使得患者术后的舒适度提高,视力恢复更快,患者满意度也相应提升。从长远来看,全飞秒技术的微创性还体现在其对患者终生安全性的保障上。


《国际眼科时讯》:从临床的角度出发,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您对屈光手术将有的发展有哪些期待呢?

李莹教授:在探讨屈光手术时,我们首要关注的无疑是手术的安全性,其次是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对于这样的期待,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借助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我记得在多年前,刚开始进行PRK手术时,可选的手术方式相对单一。当时,手术涉及刮除角膜上皮并应用激光,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激素治疗。随后,我们见证了LASEK的出现,它通过切割角膜的方式实现了手术效果的提升。如今,我们更是迎来了飞秒激光和全飞秒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无疑为屈光手术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此外,眼内晶状体植入等手术方法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包括一些针对特定视力问题的创新技术。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屈光手术将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个性化和精准度。我们期望手术时间能够进一步缩短,操作切口能够更小,手术过程更加简便快捷,手术效果更优。我甚至憧憬着未来能够研发出一种无需切割角膜、仅通过注射某种物质便能实现视力矫正的先进手术方案,这将是一种更为理想且惠及更多患者的手术选择。


《国际眼科时讯》:目前来说,屈光手术的开展在我国日益广泛、普及,对于基层眼科医师,如何保障屈光手术高质量完成?

李莹教授:每年的全国角膜屈光手术大会及眼科年会等学术会议,都是眼科界同仁交流经验、共享智慧的重要时刻。在这些平台上,角膜病学的专家们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术后体会,特别是那些虽然少见但极具价值的并发症案例。这些宝贵的经验交流,无疑为每一位眼科医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我国,屈光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上千家医院和中心都在积极开展此项手术,数千名眼科医师投身其中。每位医师的成长经历和经验积累都是独特的。对于年轻医师来说,他们可能正处于职业生涯的起点,与经验丰富的医师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成为了他们不断学习、追求卓越的动力。

在年轻医师的成长过程中,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格外关注:

首先,年轻医师需要有强烈的上进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其次,临床实践是提升手术技术的关键。除了在日常手术中积累经验,年轻医师还应该多参与其他眼部疾病的诊治工作,如胬肉切除、角膜移植等,通过多样化的临床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基本功。

此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同样重要。对待每一个患者都要认真负责,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争取做到最好。当然,在手术过程中遇到问题是难免的。当遇到难以处理的情况时,年轻医师不必过于紧张或恐慌,要学会及时停下来寻求帮助。我们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向经验丰富的同事或专家请教,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目标是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将患者的损伤降至最低。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