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新动向、新突破——细数神经眼科领域2023创新发现丨2023神经眼科领域大盘点

  • 2024-01-16 16:58:00
  • 531 Views

编者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023年,神经眼科领域高速发展,科研、临床、继续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小编精选了2023年度《国际眼科时讯》关于神经眼科领域诸多创新发现的报道,与广大眼科同道一同为我国神经眼科领域的发展喝彩助威。


魏世辉教授:心怀热爱、势不可挡,在新征程的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

多年以来,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各界领导的支持下,我国神经眼科学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神经眼科学组组长魏世辉教授在第十二届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上热情洋溢地总结了领域内的新进展和神经眼科学组取得的辉煌成绩,并展望了神经眼科学的美好未来。

图片


李筱荣教授:微创玻切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新进展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是由为视神经提供营养的血管突发灌注不足而导致的视神经损伤,会对中老年人的视力造成损害。由于部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手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李筱荣教授团队应用微创玻璃体切除成功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临床治疗该病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图片



张康教授专访:眼科诊疗再添“利器”,神经眼科Neuro-OphGPT数字医疗系统凌空出世!


眼科大型语言模型Eye GPT数字医疗系统在Vision China 2023上正式发布。Eye GPT研发成员之一,中国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张康教授团队再接再厉,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吴文灿教授团队合作,运用几万例神经眼科病例及广泛的知识库,再次成功研发了眼科垂直领域神经眼科的大型语言模型Neuro-OphGPT数字医疗系统,希望通过AI助力神经眼科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服务。张康教授在接受专访时详细讲述了Neuro-OphGPT的前世今生。

图片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基因治疗有何新动向?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传统治疗手段取得的效果有限,近年来基因治疗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也在该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2023年APAO年会上,中国台湾台北的An-Guor Wang教授对LHON当下的探索认知、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更好地治疗LHON提供了宝贵参考资料。

图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江冰教授:circRNA作为脱髓鞘性视神经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脱髓鞘性视神经炎(DON)泛指视神经的炎性脱髓鞘病变,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视力下降,是青壮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DON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自身抗体检测,但以血清抗体为主要依据的诊断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可靠而准确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对提高DON的诊断效率尤为重要。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由特殊剪切机制形成且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已被证明在自身免疫调节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江冰教授对DON相关的circRNA进行了研究,并对circRNA在DO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

图片



北京友谊医院王艳玲/王佳琳团队率先发现眼动脉优于视网膜血管能更早识别眼缺血综合征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脑和眼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可造成患者视力的永久性损伤。OIS早期发病隐匿,常被误诊为其他视网膜疾病,所以OIS的风险评估和早期诊治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眼科王艳玲/王佳琳团队探究了OIS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血管的形态学特征,并比较了二者对OIS的识别能力,为OIS的早期诊治和预防开拓了新思路。

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敏教授:AQP4-ON与MOG-ON患者视功能、视网膜结构以及血流改变的临床研究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免疫球蛋白G抗体(MOG-IgG)相关疾病(MOGAD)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研究认为,MOG-IgG可能是MOGAD的致病性抗体,MOGAD是不同于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独立疾病谱,如何精准区分这些疾病意义重大。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王敏教授通过分享AQP4-ON与MOG -ON患者的视功能、视网膜厚度和血流改变的研究,揭示了MOGAD有别于NMOSD的生理学特点,助力眼科医师更好地进行鉴别诊断,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

图片


小结

神经眼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与全身多系统疾病有着非常密切和广泛的联系。我国神经眼科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临床疾病诊断和科学研究方面虽已初显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神经眼科在我国的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不过相信随着眼科医师们的共同努力,未来我国神经眼科定能勇攀高峰,取得更加耀眼的成就。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