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谈】魏世辉教授:聚焦神经眼科热点,直击高度近视相关性视神经病变的挑战

  • 2024-09-07 17:41:00
  • 544 Views

编者按:9月5日,众望已久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八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4)在武汉盛大开幕,会议汇聚国内外顶尖眼科专家与学者,共同探讨眼科医学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发展趋势。神经眼科作为眼科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进展尤为引人关注。会议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国际眼科时讯》有幸邀请到神经眼科学组组长、解放军总医院魏世辉教授进行专访,就神经眼科的热点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国际眼科时讯》:您对CCOS2024会议有哪些期待?本次会议上神经眼科领域有哪些重磅内容值得关注?

魏世辉教授

热烈祝贺CCOS 2024盛大召开!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支持下,神经眼科在大会期间共举办七个单元专题会场和四个继续教育专场, 共设27个专题发言, 81个论文发言,18个继续教育讲座。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分享前沿技术、创新理念、规范的临床诊疗方法,共同探讨热点和焦点领域的最新进展,规模仅次于全国神经眼科学术会议,堪称神经眼科领域的一次盛会。今年神经眼科的会议内容颇为丰富,阵容强大,不仅邀请到了美国神经眼科协会前任主席Andrew G. Lee教授,而且在临床、基础和继续教育方面都进行了精心布局。
(1)在视神经炎领域,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全面覆盖,包括视神经炎的发病机制、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等,以及最新的临床发现及研究报告。
(2)针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分享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与临床试验成果。
(3)强调了神经眼科医生需高度关注高度近视相关的视神经病变。
(4)对于初次接触神经眼科或未曾在该领域深造的眼科医师,精心准备了入门级的培训课程。从神经眼科的病史采集、基本检查到入门培训等多个环节入手,帮助大家快速掌握神经眼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我国神经眼科学组虽然仅有13年的发展历程,但神经眼科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与价值。作为眼科医师追求成就与成功的一片“宝地”,神经眼科期待更多青年医师的加入。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增约500万的神经眼科患者亟待诊断与治疗,其中360万为视神经疾病患者。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双渴望光明的眼睛与无数个翘首盼望光明的家庭。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眼科同仁携手并肩,共同为这些患者的健康与福祉贡献智慧与力量。


《国际眼科时讯》:您为何呼吁要重视高度近视相关性视神经改变?

魏世辉教授

此次CCOS 2024会议上,我着重强调了高度近视相关视神经病变的严峻性及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其原因究竟何在?我国作为近视人口众多的国家,党和国家各部门已将近视防控提升至战略高度。然而,近视虽然普遍,但高度近视却被视为一种病理状态,其伴随的视网膜病变已引起社会及眼科界的广泛关注。与之相比,高度近视诱发的视神经病变却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高度近视相关性视神经改变在视网膜及黄斑尚未出现明显异常前,视神经就已悄然受损,许多人对此知之甚少。高度近视可导致视盘旋转、扭曲及倾斜,这些变化进而可引发视盘缺氧、视神经轴浆流受阻,早期就能引起视神经病变,包括节细胞丢失及神经纤维层变薄等。遗憾的是,过去许多眼科医师对此类病变的关注程度不足,加之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常与正常眼压青光眼并存,这在诊断与治疗上构成了不小的挑战。鉴于此,神经眼科学组特此向广大眼科同仁发出呼吁:提高对高度近视相关视神经病变的认识,积极进行干预并尽早开展治疗。


《国际眼科时讯》:目前关于高度近视相关性视神经改变的研究存在哪些缺憾与挑战?如何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魏世辉教授

关于高度近视相关的视神经病变,目前全球范围内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与认识,缺乏高质量的RCT研究及前瞻性随机基于广泛人群样本的临床研究。这一现状虽是一种挑战,却也孕育着机遇。我国作为近视防控的重要阵地,各级单位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卫健委、教育部及眼科界同仁携手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工作。然而,在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仍存在欠缺。为此,神经眼科领域的同仁应当与近视防控、眼底病等相关专业紧密合作,利用我国已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如视野检查、OCT及OCTA等数据资源,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牵头开展全国多中心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基础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一个重要方向,而临床研究则是当前更为紧迫的任务。在神经眼科学组的引领下,我们应迅速启动一系列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相信随着这些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研究成果的发布,不仅能够提升眼科医师对高度近视视神经病变的认知水平,更将为其防控和治疗提供新的证据和依据。


《国际眼科时讯》:请您介绍一下神经眼科患者病史采集与普通眼科患者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魏世辉教授

CCOS 2024会议上,我深感荣幸有机会就神经眼科患者病史采集的要点与意义进行专题分享。神经眼科是眼科学领域内一个独特且日益重要的亚专业。2011年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的支持下,我国神经眼科学组正式成立。神经眼科不同于角膜、视网膜、青光眼等眼科专科,它更多借鉴了神经内科的诊疗思路,通过详尽的病史询问来捕捉对临床诊治至关重要的信息。据初步统计,在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病史采集发挥的作用高达60%。因此,在进行神经眼科患者的病史采集时,必须投入足够的精力与耐心,尤其要细致询问患者的主诉,如疼痛、色觉丢失、亮度改变、对比度感知异常、视野缺损、相对传入性瞳孔障碍以及视神经改变等症状,这些均是构建完整病史记录的重要基石。此外,还应当全面收集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家族遗传史、药物使用史、教育背景、环境因素以及就医与用药过程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解读,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分类与分型。以视神经炎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为例,约87%的视神经炎患者主诉有眼部疼痛,如眼球转动痛或眼眶周围痛等眼部不适症状。而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伴随一系列高危因素,如高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同时,患者视力主诉也有明显区别:患者主诉疼痛伴有视力下降,考虑视神经炎;患者主诉无痛性视野缺损伴有视力下降,同时存在高危因素,则考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此外,遗传性视神经病变以及与中毒、药物、感染相关的视神经炎等复杂病例,也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得到一些重要线索,进而得出更为准确的鉴别诊断。另外,神经眼科疾病与其他眼科疾病在临床表现、症状及主诉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培训神经眼科医师过程中必须强调病史采集的全面性与重要性。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神经眼科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病史采集的作用无可替代。其重要性占比高达60%,远超其他各类辅助检查。正确、全面、深入地采集病史,不仅是神经眼科疾病诊断的关键要点所在,也是我们本次专题分享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之所在。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2 comments

发布留言

条评论

  • Linda Gareth
    2015年3月6日, 下午2:51

    Donec ipsum diam, pretium maecenas mollis dapibus risus. Nullam tindun pulvinar at interdum eget, suscipit eget felis. Pellentesque est faucibus tincidunt risus id interdum primis orci cubilla gravida.


相关阅读